追光吧,哥哥首播,双网收视低迷,以下三点缘由
文/马庆云
12月5日晚间,男团选秀节目追光吧!东方卫视和优酷平台同步开播。优酷方面暂时无法查明具体的播放数字。而东方卫视方面,呈现到CSM和酷云实时上的双网收视率情况,均不容乐观。
CSM全国网方面,对《追光吧!开出的实时收视率数据,基本上维持在0.3%到0.4%之间。而酷云实时方面,对这档综艺开出的实时收视率,也是在0.3%到0.4%之间。显然,两家收视率统计平台在这档综艺节目的收视数据方面,没有太多出入。无论是CSM全国网,还是酷云实时,《追光吧!这样的实时收视率成绩,均与真正的爆款综艺相去甚远。
基于这些内容,依据目前已经可知的收视率数据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追光吧!的首播收视率并不好,这样的数据,很难成为爆款综艺节目。作为一档学习借鉴《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男团选秀节目,这档《追光吧!存在一些天然的弊端,和节目实际制作当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让该档综艺很难成为爆款。以下三点缘由,则十分值得注意。
第一点缘由,中老年男团歌舞选秀,具备天然的弊端。从追光吧!已经播出的节目内容当中,便可以明显感知这种弊端的存在。我们比对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参赛的姐姐们也有着三十以上的年龄,但是大家都保持着非常不错的造型、身材,乃至于本身作为演员和歌手,就有着很好的唱跳功底。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当中,三十岁以上乃至于宁静老师这样的阿姨型选手,扮嫩之后,进行唱跳,大家依旧不会觉得违和。
但是,这种审美上的宽容,不会带给中年男性演员们。这其实就是观众对于中年男演员和中年女演员明显的审美要求上的不同。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思维认知上的“偏见”当中年男性演员不在影视作品当中证明自己,而是去唱跳比赛当中“证明”自己的时候,很难获得更好的观众认可度。
与此同时,中年男演员不得不面对另一点事实,大家比中年女演员更显苍老。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当中,即使宁静老师这样的岁数,依旧可以带着不错的“少女感”然而,在追光吧!当中,大家无论在颜值气质,还是在自身身材管控方面,都出现了不少的瑕疵。比如,首播内容当中,金星老师直言陈志朋的肚子,该减肥了等等。
第二点缘由,青年流量明星混入中年男团选秀,让这档综艺的定位风格异常混乱。男团出道,必须要青年化,这是颜值和社会对于男性认知的普遍性所决定的。青年男孩子,唱唱歌、跳跳舞,还是可爱的,值得被青年女粉丝们追星的。而在我们的社会认知当中,中年男演员们,应该靠影视作品说话才行了,唱歌跳舞,应该是演戏之外的副业才对。可能也是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这次追光吧!当中,确实出现了不少青年男性流量明星。
这里,就不点名例证了。点谁,谁的粉丝都不高兴。部分青年流量明星进入这个男团选秀节目,让整档综艺的调性非常模糊了。比如说,乘风破浪的姐姐调性非常明确,就是三十岁以上的女明星,依旧有着唱跳的资本,女人应该永驻青春等等。这是典型的女性崛起的口号,是有观众基础的。而反观追光吧!,团魂是什么?口号是什么?各个年龄段的男明星都参加,节目有自己的团魂吗?在团魂缺失的情况下,如何调动观众对综艺节目的好感度和认可度呢?
第三点缘由,首播的节目内容,也犯了综艺选秀节目的致命问题:絮叨!这是巨大的硬伤,会劝退大量的中立性观众。本来观众是图个乐子进来看的,却发现这档综艺非常絮叨,节目内容已经一个小时了,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内容。反观乘风破浪的姐姐上来就是“实战”连姐姐们怎么排座次,都是充满着“火药味儿”的。这就是看点。反观追光吧!,一个小时的客套,成了男艺人们的各种介绍了,看点少,综艺的戏剧张力全无。
追光吧!用一个小时去做“无用功”实际上是学习创造营等女团选秀节目。而实际上,创造营等女团选秀,是把毫无知名度的女性打造成为流量明星。所以,它们不厌其烦地展示这些女孩子们。而追光吧!,来的男明星,都应该是知名的,不需要所谓的时间去打造。越在表演之前的内容上啰嗦,越劝退观众。
基于这些层面上的缘由,追光吧!成为爆款的可能性不大。最根源上的缘由,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认知上,更希望男性拿出硬本领。唱跳,都属于软实力的东西,不太适合中老年男性演员。首期当中,较为局促的杜淳,似乎便是很好的例证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追光
《追光》是1985年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收录在李谷一1985年独唱专辑《我和我的祖国》之中。
选秀
选秀:泛指选拔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中国自古就有,古代选秀一般是宫廷选秀。现在,全球举行的有各种标准的评选活动,也被称为选秀,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好歌曲、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笑傲江湖、加油好男儿、加油东方天使,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女声,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广西卫视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等,其他各地方电视台,也有类似的收视率比较高的评选活动。是金子都可以发光的平台。